top of page

過去活動

自然足印(FOOTPRINT)多年來為眾多學校和社區中心舉辦了各項生態導賞、到校講座等活動,以下重溫各活動。

香港綠色青年大使計劃

本會由2010年開始舉辦香港綠色青年大使計劃,目的是培養和啟發青年領袖以推動香港的綠色發展。

願景

建設綠色香港 – 加強青少年對可持續發展及環境保育的關注,讓經過計劃訓練的大使能於社區中宣揚環保訊息,構建香港綠色的未來。

目標

  • 加強綠色青年大使對可持續發展及環境保育的認知;

  • 鼓勵大使在社區內宣揚環保訊息;

  • 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綠色青年大使提供平台,讓大家能分享自己的意見及看法;

  • 培育一群能推動香港環保發展的青年領袖。

請到計劃網站(www.hkgya.org)了解詳情。

HKGYA
無冷氣日

本會於2004年開始舉辦無冷氣日(至2010年),以學界及家庭為推廣目標。參與無冷氣日的學校,會在6月1日關掉全校所有課室的冷氣至少半天(有特別需要的課室除外,例如電腦室)。我們亦鼓勵家長們當日在家中停止使用冷氣機。

 

我們除了推廣在6月1日關掉冷氣一天外,我們亦會到學校進行講座,向同學講解無冷氣日的意義和節能的需要。在2006年的無冷氣日活動,我們更新增了「無冷氣日大使計劃」,透過一連串的活動加強參加者對溫室效應和可再生能源的認識,協助在學校推廣無冷氣日的活動。

無冷氣日的理念

溫室效應所引致的全球暖化,已帶著全球人類及動植物進入困境:

二零零一年,一個位於大平洋的島國圖瓦魯,宣佈該國因水土浸蝕嚴重及熱帶氣旋頻繁而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成為第一個因溫室效應而宣佈亡國的國家。科學家亦估計,全球約25%的生物於五十年內因全球暖化而絕種。

 

引致全球暖化的原因,是各國燃燒過量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及天然氣),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 CO2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過去短短的四十年,上升超過20%。

 

根據環保署資料,香港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中有64%的是來自發電廠。我們深信,減少使用化石能源是紓緩溫室效應的良方,而節省電力更是在日常生活中能輕易做到的事。

 

為喚醒學生及市民大眾對全球暖化的關注,本會訂定每年六月一日為無冷氣日,並邀請全港學校關掉非必要的冷氣一天。透過關掉冷氣一天,來帶出關注全球暖化的訊息,並提出需以實際行動來正視問題。

 

我們選擇冷氣作為主要實施節能措施的原因,是因為:

  1. 冷氣機用電量非常驚人
    一部冷氣機所用的電力相當於150個20W燈泡;在夏天,冷氣用電佔總用電量60%

  2. 冷氣機是「自私」的電器
    冷氣機使室內涼快,但熱氣卻排出室外,使室外的人受酷熱之苦

  3. 冷氣機並非是必須品
    很多時開冷氣只是貪一時之涼快,甚至是濫用,這些情況在日常生活屢見不鮮,例如穿著冷衫,但同時將冷氣溫度調低(這現象在學校十分普遍)。

 

常見問題

Q:關掉冷氣一天,有用嗎?

A:其實我們推動「無冷氣日」,是希望以此作為一種環境教育手段(mean),讓公眾(特別是青少年)認識全球暖化和其他與發電有關的環境問題。由於冷氣機(空調)佔香港夏季用電量超過六成,因此關掉冷氣應是節能的最有效措施。當然我們更希望透過無冷氣日的教育,使公眾在無冷氣日以外的日子,也能減少使用空調設備,為紓緩全球暖化盡一分力。

 

Q:為何你們不推動空調25.5度?

A:在一些必須使用空調的場所,調較室溫至25.5度的確有助減少用電。然而由於關掉空調無論如何都會較使用空調(即使調高室溫)更省電,而且在許多家庭和學校其實仍可選擇完全不使用空調,因此我們「無冷氣日」仍有其意義。

 

Q:香港的夏天那麼熱,不開冷氣根本是不切實際。

A:我們不否認在香港夏季炎熱潮濕的環境下,是有實際需要使用空調。可是我們希望大家在啟動冷氣機前,能想一想當中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在許可的情況下減少使用空調。

本會連續多年舉辦無冷氣日,以下是此活動回顧:

Aircon

《綠色香港──生態欣賞與認識》

本書乃自然足印與EcoNavi合作出版,旨在讓更多青少年能夠從大自然中學習。《綠色香港》的作者均為自然足印的生態導遊及義工,擁有著豐富的生態導賞及環境教育經驗。書中介紹了25條具生態和文化特色的路線,並附多篇與環境有關的專題探討,整合不同範疇的知識,擴闊青少年的眼界,為時事問題提供思考新角度。

內容及特色

  • 精選25條路線,各具生態價值和文化特色,包括東涌灣、大埔墟、荔枝窩、九龍公園等。

  • 18篇文章探討環境問題:風水林、生態旅遊、泥土踐踏、流浪牛等。

  • 超過800幅照片和30幅插圖,詳細展示各種生態與地理知識,加深對自然環境的了解。

  • 大量生態學術詞彙,中英對照,並附索引逾300條,為學習生態的入門好讀物。

  • 文字盡顯對環境保育之關愛,超越一般郊遊書的意義。

  • 路程難易兼備,適合一家大小以至富遠足經驗人士於不同季節觀賞。

  • 附多篇生態保育專題探討,為環境保育提供思考新角度。

 

為使環境保育訊息能得以傳承,EcoNavi從銷售書本所得的版權費用,扣除營運成本後將捐予自然足印作生態旅遊活動及生態導遊訓練之用。

書籍資料

書名:《綠色香港──生態欣賞與認識》

作者:EcoNavi、自然足印義工及生態導遊

出版日期:12/2005

出版社:花千樹

ISBN:962-8884-44-1

頁數:332

售價:HK$65

​刊物出版
Publish

第二期 2003.06.27 - 大蠔 - 平靜中見危機

1  封面

2  問心嗰句

3  目錄及工作人員名單、數字看世界

4  Print者的話

踏遍香港

5-7  大蠔 – 平靜中見危機

8-9  自由翱翔的影 – 外剛內柔的麻鷹

10-11  植物殺手 – 薇甘菊

生態足印

12-13  香港人 – 地球母親的「敗家子」

14-15   從「新龜兔賽跑」看二手文化

16  KILL & AID:破壞自然生態 = 環境污染?

17  足印活動大特寫

18  我有權投:衛生、環保不相容?

放眼世界

20-21  脫下口罩,還記得那邊廂正在打仗嗎?

22-23  「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的世界

24-25  漫長的扶貧路 – 淺談貧窮成因及扶貧方法

26  估下係咩

第三期 2003.11.10 - 石屎‧森林

1  封面

2  問心嗰句

3  目錄及工作人員名單、數字看世界

4  Print者的話

5  足印活動大特寫

踏遍香港

6-7  石屎.森林

8-9  麻雀小小說

10-11  都市點點綠

12  KILL & AID:有錢 = 買得起世界?

13  我有權投:我們都被催眠了

生態足印

14-15  物質享受的背後 – 誰在寫我們的未來?

16-17  鄉下老鼠與城市老鼠外傳

18  數字看世界

18-19  坪洲親子一日遊

20-21  FP新聞台 – [美國推出新類型手機,勢將掀起革命性潮流]

放眼世界

22-23  文明與落後 – 當大學生走進藏族自治區

24-25  有建設,無破壞?

26  估下係咩

第四期 2004.04.22 - 尋找醫冶溫室效應的良方

1  封面

2  問心嗰句

3  目錄及工作人員名單、數字看世界

4  Print者的話

5  敢想感「相」:同一天空下?

踏遍香港

6-7  家燕物語

8-9  無形之手 締造生態旅遊的未來

10-11  一種旅遊 兩種觀點:遊客與生態導遊

12  足印活動大特寫、數字看世界

生態足印專題:尋找醫治溫室效應的良方

13-15  雪之精靈

16-17  風的再生能量

18  「無冷氣日」6月1日

20  KILL & AID:純種狗 = 好狗?

21  估係係咩?

放眼世界

22-23  在那遠方的小幸福

24-25  逃出桃花源

自然足印雜誌

在AEON教育及環保基金的支持下,本會出版了四期《Footprint》雜誌。雜誌以帶領讀者踏遍香港、放眼世界為目標。每期印刷量6000本,免費分派予全港中學。由於印刷量有限,雜誌已經派罄。我們已上載各期文章,方便大家閱讀。

《Footprint》雜誌內容屬自然足印所有,歡迎轉載,但須註明出處。

第一期 2003.02.10 - 走進全港最大森林

1  封面

2  問心嗰句

3  目錄及工作人員名單、數字看世界

4  Print者的話

踏遍香港

4-7  走進香港最大森林 – 大埔滘自然護理區

8-9  嗜吃,但別肆吃珊瑚魚

11-12  一棵生菜眼中的「豐之谷」

13  我有權投:醜惡的美

生態足印

14-15  認識「生態足印」– 由罩住香港說起

16-17  別隨波逐「消費潮」流 – 用心思想大潮流

18  KILL & AID:越多道路 = 越少交通擠塞?

放眼世界

19  幸福相對論 – 如果世界是個一百人的村落

20-21  西部大開發還是西部大沙化?

22-23  同一天空下 – 山裡的孩子

24-25  足印活動大特寫

26  估下係咩

bottom of page